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展開宗教改革運動,重新確立聖經權威,肯定「因信稱義」的救贖觀,以及屏棄當時羅馬天主教很多傳統,包括修院制度。之後的基督新教以及日後發展出的各個宗派,都一直承襲這個做法。
主耶穌升天之後,當時的信徒受到很大的迫害,但到了主後三百年當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信仰漸漸失卻在逆境當中所激發出來的深度,變得世俗化,於是有信徒開始離開煩囂嘈雜的地方,退到沙漠曠野親近神,亦有志同道合的信徒在曠野一齊立志過有規律的簡樸生活,漸漸形成修院制度。馬丁路德之後的基督新教一直着眼於佈道及植堂拓展工作,至於在屬靈的培育就靠嚴謹的釋經(見楊牧谷博士:《使徒信經新釋》),這些都是好的,但是否足夠滿足人心靈上的需要?
宣道會上世紀著名神學家陶恕博士十分着重聖靈的工作,多次提醒當時北美教會小心過分側重娛樂性的敬拜,以及以心理學的輔導取代聖靈對信徒的安慰。最近十多年基督新教徒開始重拾一些被棄用的屬靈傳統,包括靜修操練、靈閱Lectio Divina(或譯作聖言心禱)、歸心祈禱及接受神師的屬靈導引。根據去年天主教耶穌會長洲「思維靜院」的非正式統計,經常來進行三天兩夜退修及屬靈導引的人士當中佔了八成以上是新教基督徒,這個數字所反映的現象頗值得深思。
在距離愉景灣不遠的熙篤會神樂院,修士們每天七次(由早上3:30開始)定時在教堂中敬拜祈禱,其餘的時間就是工作及閱讀。定時祈禱穿插在修士的日常作息之中,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這是修院制度優美之處。今日我們平信徒雖然有各自的家庭及工作崗位,但仍可以成為一個在家的修士(見譚沛泉博士:《我的心渴慕祢-靜觀靈修與修道精神》),委身於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華人教會鼓勵信徒每日讀經靈修默想,到了九十年代這個傳統逐漸鬆懈。近年太多的個人電子產品、無盡的手機資訊,亦佔據了我們生活中不少時間,以致人生目標變得散漫模糊,也聽不到聖靈在我們心中微小的聲音及導引。雖然我們跟修院的修士的生活處境不同,但我們都是生命的過客,一起在回歸天鄉的路上。一些很基本又優美的屬靈傳統,仍然值得互相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