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情緩和,教會崇拜的安排都會在今年逐漸回復正常。在今年五月份開始,聖餐禮將會恢復使用人手焗制的無酵餅。教會亦已成立由幾位姊妹組成的聖餐事奉團隊,專責製作聖餐餅及預備葡萄汁。
初期教會對聖餐十分重視(林前11:17-34),保羅甚至責備不按理守聖餐的人,認為他們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羅馬教會極重視聖餐,認為在彌撒中被主祭祝聖過的餅和酒會變質,成為基督真正的肉和血(即聖體)。這個「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 的傳統可參看約翰福音六章53-56 節的經文。
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與羅馬教廷對聖餐有很激烈的爭論。路德強調「信心」,認為餅和酒可以有基督的真實臨在(但並非變質),而信徒要以信心去接受。另一位瑞士改教神學家慈運理 (Zwingli) 則反對路德的「臨在說」,認為聖餐只是一個單純的記念儀式。宣道會的傳統接近慈運理,即聖餐禮是遵照基督吩咐藉以記念主之聖禮(會章第七章15條)。這個「紀念說」亦是福音派教會所採納的立場。
耶穌在受難前同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設立聖餐 – 「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章19至20) 我們領聖餐的時候,應存什麼心態,是信徒必須要清楚的。
當我們從襄禮手中接過餅及杯的時候,是否只停留於進行一個「記念」的禮儀,而非專注於主如何及為何為我們捨命。當代表主的身體和血的餅和杯握在手中時,我們可有感受到那份沉重的愛?我們對人的愛,又是否如基督一樣無條件,不計較?當主耶穌說「你們應當如此行」的時候,其實是要求我們効法祂為人捨命的愛。保羅亦提醒我們「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小小的一塊餅,竟是如斯沉重。當我們在生活中行出基督的樣式,効法祂的謙卑,捨己及無條件的愛,就是對祂的記念,聖餐禮中要思考的,實在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