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1
心意更新而變化
吳錦明牧師

說起農曆新年,人自然聯想到辦年貨、拜年、派利是、貼揮春、燒爆竹、舞獅等,但對於基督徒來說,農曆新年可別具意義。在傳統中國文化思想中,其實很多地方與基督教相似,當然最大分別是中國文化欠缺以基督為中心,但兩者其實有可結合的實踐。

中國傳統文化有樂天知命的特質,特別在年度交替中,更有期許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義。可惜時至今日,農曆新年背後很多可取意義已久被遺忘,取而代之,卻是政治人物、財經專家、風水術數成為新年焦點。香港人素來具實利主義,面對經濟不景,彷彿大家心中有此一問,經濟何時好轉,股樓市何日回升?有時單在等待運轉取代生命反省及積極進取,往往更令人陷入深沉的迷惑中。

一學者用一年多時間,追查新年立願者的成功率。結果只有12%到年尾能完全達標。這位學者分析12%立願者主要成功的原因,原來協助男性能立願成功,是由短期目標開始;如想戒除壞習慣,從減少壞習慣次數為目標,直至完全戒除。另外,女士立願成功重點,是將自己的願望或計劃,與信任的人分享,藉以提醒自己及得到別人鼓勵。那學者發現有周詳及具體實踐計劃,是那12%成功者共通的行動。其實農曆新年背後有不少可取意義,可納入基督教信仰的操練中。

一. 感恩:傳統的農曆新年,中國人會為過去一年的平安、健康、如意等感謝。一般人會感謝偶像、祖先及上天的保佑,繼而以行善來報恩。而基督徒則可更將這感恩的對象轉向上帝,作為對上帝愛的回應。

二. 自省:中國人有除夕守歲的傳統,在歲末那幾天反省過去一年的行為。這自省類似基督教的認罪,只是中國人自省的對象是人,向自己負責,靠己力改變。而基督教則是向上帝認罪,靠上帝恩典,心意更新而變化。

三. 祈福:新年含有去舊迎新的意思,所以中國人往往在新年祈求來年福運,祈盼新年勝舊年。而在祈求自己福運的同時,也會以此祝福別人,因此祝賀的說話,在新年常掛在口邊。基督徒也應在新的一年向神祈求,當然祈求的內容不一定是中國人常求的物慾,要神來滿足。相反,是祈求自己更順服上帝的旨意,更願用實際的行動來效法基督!

基督教並非完全否定中國文化,重點是將文化的重心轉向上帝,提醒基督徒新年的意義。有些華人教會傳統,有新春崇拜,實行「先拜神,後敬人」。或許更可實踐新春家庭崇拜,一家人一起唱詩敬拜,然後向父母拜年,盡孝道。這既乎合中國傳統,又能達至以上帝為中心的賀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