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抽空與兩個兒子去看電影。雖然知道有不少負評,但是作為一個已有十多年年資的擁躉,我仍不介意買票入場觀看。人總是講求完美,片中的主角也不例外,但他似乎面對最大的敵人就是 — 自己。他經常將自己與上一任的前輩比較,甚至羨慕前輩所擁有的非凡能力,以致把各方面都比了下去,彷彿只有這一位前輩才能勝任他現在所肩負的崗位。所以,他不能肯定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失卻了自信心,「完美」成為這位主角向前邁進的最大障礙。
宣道會其中一位先賢 — 陶恕,他對敬拜非常講究,當人帶著禮物來到上帝面前獻上的時候,他指出一種不理想的情況,就是人單憑努力務求達到極致,而忽視上帝對敬拜要求的是甚麼,這種敬拜與事奉可描述為「把我們所喜悅的獻給上帝,卻漠視上帝的命令。」例如我們可以為崇拜設置高質素的音響設備,各樣齊備的台上設施,邀請優秀的司琴、獻唱和領唱者帶領詩歌,還有講壇上動聽的信息,以及滿有心思的舖排,在各方面都可以力臻完美,這一切故然是美好,但同時也要注意上帝的喜好。若不然,這一切便聚焦在錯誤的位置了。
陶恕認為上帝沒有要求人精益求精地敬拜,基本有兩個原因。首先,精益求精或會使人傾向不倚靠上帝,以為只要自己竭盡所能,獻盡所有,就可以達到上帝要求的標準。陶恕指出,這種敬拜對上帝的本性有錯誤的假設,以為在敬拜與事奉上追求完美,就會蒙上帝悅納。我們應該從認識神的本性為出發點,這種敬拜才是上帝所喜悅的。因為這種敬拜讓人與上帝的關係暢通無阻。
陶恕強調精益求精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罪。對於敬拜上帝,罪的問題經常會被忽略,甚至被認為與敬拜無關重要。然而,陶恕指「罪」是嚴重的,上帝從不對罪微笑,也從不直視任何帶著罪惡的心。上帝痛恨罪惡,因為罪使世界充滿痛苦和悲傷,但更重要的是,罪掠奪了人類敬拜上帝的人生目標。我們心目中的上帝與真實的上帝會否不一樣? 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所犯的罪微不足道,甚至沒有上帝所說的那麼邪惡和嚴重。如此,我們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己認為最好的禮物,便向上帝敬拜,卻忘了向神認罪悔改。天父要求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如果追求各樣完美的敬拜而沒有關注罪的問題,在天父眼中只會因虛假而令祂皺眉,因為當中沒有切實的認罪和悔改,罪也不得赦免。
耶穌說:「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約4:23)
盼望我們追求各方面的完美、極致的獻呈時,也關注上帝對人生命上的要求,讓人的目光聚焦在神身上,讓神在我們身上奇妙的作為得彰顯,使祂的名字被高舉,將一切榮耀歸給我們的主、我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