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可一32-33〉面對合城人的需要,耶穌整晚忙過不停去醫病趕鬼,但情況只能治好「許多」,而不是「一切」的病人,大量未被醫治的群眾只能期待明天。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遇見了就對他說:『眾人都找你』。」〈v.35-v.37〉當然眾人找耶穌可有不同目的,但彼此卻有共同的渴求,就是「需要耶穌」來解決自身的困難。「眾人都找你」含有強烈的「被需要感」,甚至暗示我們這裡不能沒有你啊!
曾閱讀一心靈作家文章:「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當一個人無法發揮內在價值,又無法獲得眾人重視時,必然在不知不覺間,內心日漸遭受侵食、空虛、終日沮喪鬱悶。而最嚇人的貧窮,是寂寞以及沒有人要的感覺。能為別人付出,能讓別人需要你、感激你,那是非常幸福的。」
正當西門和同伴向耶穌表達「眾人都找你」後,〈v.38-v.39〉「耶穌對他們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到鄰近的鄉村,我也好在那裏傳道,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於是在加利利全地,進了會堂,傳道,趕鬼。」耶穌往別處去的行動,完全違反眾人對祂的期望,沒滿足當時群眾的需要,更予人不近人情的印象。而耶穌解釋的主因:「我是為這事出來的」,當然「這事」是指以「傳道」為主。「被需要」的感覺,是迷人的,但同時亦是最容易讓人失去自我、失去初心和「召命」,只忙著滿足別人的需要,甚至不知不覺跌進繼續搭建「被需要」的角色。
福樂神學院Robert Clinton教授,是研究領袖學專家,他歸納聖經中一千多位不同類型領袖,能有始有終,能光榮退下(finish well)只有三份之一。而耶穌流露「我們可往別處去」的決定,馬可描述祂是在天未亮的時候,在曠野禱告後而作的,提醒我們基本辨識及克服「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的試探,是從迫切禱告開始,即使整晚忙過不停,耶穌仍堅持早起,到不受騷擾的曠野中禱告,專心尋求天父的指引,在「眾人都找你」這極被需要的氣氛下,耶穌仍清晰,且堅持「我是為這事出來」的傳道方向。